正當業界對電影發展局審批資助電影計劃,引來多方爭議之時,鄰近的新加坡電影局於月初成立了一個專門資助新導演,第一次拍電影的基金計劃,根據專欄作家田力指出此資助計劃上限為二十五萬新加坡元,大約港幣一百三十萬,只要初次執導的新導演找到一家本地公司投資,那基金便可資助拍片計劃最高百分之八十的比例,還保證影片得到新加坡發行商Golden Village安排上畫,並提供二萬新加坡元的宣傳費用,導演在影片回收成本後,還得到往後的分成。近年新加坡電影開始湧現多位新進導演,包括《小孩不笨》的梁智強(Jack Neo)及剛憑影片《My Magic》參展康城的邱金海(Eric Khoo),這都令新加坡政府感到本地影業進入「萌芽」階段,需要輔助一把,特別是培育新導演方面。
記得多年前在資料館一個座談會上,陳可辛導演表示過要看一個地區的電影業是否蓬勃,從三方面可以看到,一是否有新導演湧現;二是新演員和明星的出現;三是有沒有具影響力的電影刊物。其時香港電影已經步入衰退期,眼見開拍新片的導演年齡不斷上升,具叫座力的演員更加買少見少,至於電影刊物,陳可辛更以「見不得人」來形容其時還在出版的《電影雙周刊》,現已停刊多時,而新的一本電影刊物《香港電影》則由內地雜誌《看電影》的老闆老軻來港投資,內地和香港的編採人員合力製作,某程度上出版風格具有「《看電影》的內地味道」,不像一本香港的電影雜誌。現時香港在這三方面可謂到了「絕地」,電影發展局推出的資助電影計劃,是針對中小型電影製作,但沒有對提攜新導演作出任何的另項資助。至於,新演員方面,因為市道不滯,投資者都傾向保守的作風,起用具叫座力的演員,加上缺乏中小型電影製作,新演員能夠冒起的機會相對減少。以今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新人獎候選名員來看,得獎的徐子珊和另一位入圍的鍾嘉欣都是電視演員,她們憑電視劇集走紅後,「客串」性質接拍電影,其主力還是在電視製作方面,這情況跟日本、內地和台灣相似,我們熟悉的明星大部分都是以拍電視劇集為主,他們只為了「興趣」或打進國際市場而接拍電影,他們在電視製作上已取得可觀的報酬,因此有不少明星接拍電影的片酬比較電視劇集的酬金會相對便宜,日本便是其中一個極佳的例子。可是,香港的電視製作主要由無綫電視所壟斷,而他們旗下的新進演員在接拍電影方面,又受到無綫作為經理人的限制,以不影響他們在電視上的形象為主要考慮,片酬方面亦是由無綫以經理人的身份與電影公司商討,為了本身利益及對演員身價的保證,不會像日本電視演員般願意降低價錢來接拍電影。
此外,香港亦沒有如新加坡的Golden Village願意為資助的電影提供上畫的機會,當然因為新加坡在企業管治上跟香港的自由經濟體系不同,在新加坡基本沒有大型的私營企業,具規模的企業大部分都是新加坡政府佔上一定比例的股份,因此當政府要實施某些政策的時候,這些曾受過政府資助而入股的企業,會主動或接受政府部門的要求,提供協助,Golden Village便是一例。香港戲院對業界來說是最保守和「固執」的老闆,當年為了在戲院安裝杜比立體聲設備,戲院老闆與電影製作人便因此而發生過爭執,各說各話,戲院老闆認為香港電影沒有杜比立體聲製作,戲院為何要安裝;而製作人則表示因為戲院沒有杜比立體聲設備,因此他們沒有必要增加成本製作杜比立體聲的電影,這個有蛋先定有雞先的爭議,最後都敵不過市場需求的大勢所趨。
到了今天,香港戲院已經由多銀幕戲院的院線所佔據市場,他們大多以美國戲院的模式來管理,因應電影的初上畫的票房來定下放映的場次,因此一部電影在某院線上畫,可能因為票房未能「達標」而被安排一日上映一場至三場,出現了一間四銀幕的戲院放映六部電影的情況。站在戲院經營者的立場去看,可以理解這種因應票房來制定的管理放映策略,這對大製作和具叫座力的電影會是一個「合理」的安排,因為現時好些大製作和具叫座力的電影都會集結多條院線「大包圍」地上映,如果影片上畫的反應只是一般,其佔有的銀幕便會影響上映中其他票房理想影片的收入,對戲院做成虧損。可是這類大製作和具叫座力的電影以外,好些具潛質,需要口碑累積的影片,這種安排便對其「趕盡殺絕」,完全沒有給予這類影片生存的空間,好像近期上畫,徐克的《深海尋人》便是,影片共有二十二個銀幕上映,但十一天的票房累積只有約一百一十七萬,成績差強人意,就是因為現時戲院的管理放映安排所做成,令好些觀眾到達戲院後,發現只有一、兩場放映,對他們做成不便而放棄觀看,相信這會是其中一個票房差勁的原因之一;當然影片根本得不到觀眾的支持,不管其是否受制於戲院的管理安排,亦無補於事。另一方面,除了UA院線外,嘉禾、安樂和洲立都集發行和戲院於一身,其中安樂和洲立還有投資電影製作,曾經有電影公司投訴安樂厚此薄彼,對自己投資及發行的影片在管理安排上,對其出品的影片「不公平」對待,所謂的「不公平」就是前述那種一天放映一至三場的安排,這令沒有院線的電影公司感到生存空間逐漸縮減。
這種管理放映安排的做法,在美國已經實施多時,而且相當有效,但我們不能忽略了美國除了大企業的多銀幕戲院以外,還有很多獨立經營的戲院,給予大製作以外具市場潛力的影片及獨立電影放映,這類戲院可以給予一部電影較長的映期,令影片可以從幾家戲院累積及散播口碑,逐步擴展戲院的數目,達到全國上映的規模,有不少「刀仔据大樹」的中小型製作及獨立電影便是因此而成為賣座電影。從前我們也有過新華和影藝戲院,給予好些另類或藝術電影放映的機會,其中有好多部影片都是因為這兩家戲院而成為賣座奇片,可是自兩家戲院相繼結業,而百老匯電影中心在安樂的管理下,跟其他多銀幕戲院分別不大;而藝術中心的Agnes b.電影院,管理上跟其他康文署的放映場地無異,並非以作為一家獨立戲院的管理手法來經營。回頭看新加坡電影局能夠得到院線的協助,為資助的電影安排上映,還加上宣傳費用,實在安排周到。反觀我們的藝術發展局多年來資助的獨立電影及錄像製作,就沒有這裡配套,藝術發展局一直都沒有為這批資助的作品提供場地作公開上映,以香港戲院的狀態他們又如何能夠從資助中累積和得到賺取回報的機會;到電影發展局亦沒有這方面的安排和計劃,例如向逐漸失去市場優勢的戲院,如新寶院線旗下的戲院,商討合作計劃,為資助的影片獲得上映的機會;影藝戲院結業後,銀都機構的戲院管理層曾多次表示有意另覓地方重建,為何發展局不與銀都合作,以股份制的方式與銀都共同經營「全新」影藝,為藝術發展局、電影發展局資助的作品,提供一個公開放映的機會呢?
#####
作者於2008年至2010年期間在《信報》撰寫《影業刺針》專欄,關於電影、電視及娛樂工業的評論。此文原於2008/6/27刊出,現經作者編訂於2018/09/04重刊。
[ #電影 #影業刺針 ]